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
遭此狼狈凶。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长虹。
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此犹不自保,吾道
何由行。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
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今天只两目,
何故许食使偏盲。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于此时若食
日,虽食八九无嚵名。赤龙黑鸟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婪酣大肚遭一
饱,饥肠彻死无由鸣。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匝何处逃汝刑。玉川子立
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可刳凶蟆肠。
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寄笺东南风,天门西北祈风通。丁宁附耳
莫漏泄,薄命正值飞廉慵。东方青色龙,牙角何呀呀。从官百馀座,嚼啜
烦官家。月蚀汝不知,安用为龙窟天河。赤鸟司南方,尾秃翅觰沙。月蚀
于汝头,汝口开呀呀。虾蟆掠汝两吻过,忍学省事不以汝觜啄虾蟆。於菟
蹲于西,旗旄卫毵。既从白帝祠,又食于蜡礼有加。忍令月被恶物食,枉
于汝口插齿牙。乌龟怯奸,怕寒缩颈,以壳自遮。终令夸蛾抉汝出,卜师
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此外内外官,琐细不足科。臣请悉扫除,慎勿许语
令啾哗。并光全耀归我月,盲眼镜净无纤瑕。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
尝其皤。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阶桂树闲婆娑。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
天虽高,耳属地。感臣赤心,使臣知意。虽无明言,潜喻厥旨。有气有形,
皆吾赤子。虽忿大伤,忍杀孩稚。还汝月明,安行于次。尽释众罪,以蛙
磔死。
【注】《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李本无诗字。或谓馆中本效作删,汪
彦章本同。陈齐之曰:“退之《效玉川子月蚀诗》,乃删卢仝冗语耳,非
效玉川也。韩虽法度森严,便无卢仝豪放之气。”
“於菟蹲于西”:“於菟”( wūtú),古代楚人称虎为“於菟”。
孟生诗
孟郊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岂识天子居,九重郁沈沈。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
晶光荡相射,旗戟翩以森。迁延乍却走,惊怪靡自任。
举头看白日,泣涕下沾襟。朅来游公卿,莫肯低华簪。
谅非轩冕族,应对多差参。萍蓬风波急,桑榆日月侵。
奈何从进士,此路转岖嶔。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
谁怜松桂性,竞爱桃李阴。朝悲辞树叶,夕感归巢禽。
顾我多慷慨,穷檐时见临。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
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秦吴修且阻,两地无数金。
我论徐方牧,好古天下钦。竹实凤所食,德馨神所歆。
求观众丘小,必上泰山岑。求观众流细,必泛沧溟深。
子其听我言,可以当所箴。既获则思返,无为久滞淫。
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
【注】诸本孟下有先字。此诗以篇首二字为题,作孟先生非。《东野
志》云:“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命来京师从进士试。”而《登科记》,
东野及第,在贞元十二年。此诗未第前作,以其下第,送之谒张建封于徐
也。贞元四年,建封镇徐州,李习之常以书荐东野,有曰:“郊将为他人
所得,而大有立于世。与其短命而死,皆不可知。二者将有一于郊,佗日
为执事惜之。”其后韦庄请追赠不及第人,郊在其中。而《摭言》谓庄以
郊为不第者为误,且曰:“郊贞元十二年及第,佐徐州幕卒。”则东野果
为建封所用矣。今考《新旧史》,及公所志东野墓,尝佐郑余庆于东都。
余庆镇兴元,奏为从事,辟书下而卒,未尝佐徐也。 《摭言》误耶? 将
用之未及,而为余庆所得耶?卒如习之所料耶?按史,建封卒以贞元十六
年,而东野后建封十四年卒。或者,建封将用之,未及而已卒,亦未可知
也。时东野亦有《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诗,有“富别愁在颜,贫别
愁销骨”云云。
射训狐〔德宗时裴延龄、韦渠牟等用事人争出其门〕
有鸟夜飞名训狐,矜凶挟狡夸自呼。乘时阴黑止我屋,声势慷慨非常粗。
安然大唤谁畏忌,造作百怪非无须。聚鬼征妖自朋扇,罢掉栱桷颓墍涂。
慈母抱儿怕入席,那暇更护鸡窠雏。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恶物常勤劬。
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谁谓停奸计尤剧,意欲唐突羲和乌。
侵更历漏气弥厉,何由侥幸休须臾。咨余往射岂得已,候女两眼张睢盱。
枭惊堕梁蛇走窦,一夫斩颈群雏枯。
【注】《唐·五行志》:“鸺留一名训狐。”或曰训狐其声,因以
名之。此诗贞元中作。时德宗以强明自任,倚裴延龄、韦渠牟等,商天下
事,自谓明,而卒陷不明。士之浮躁甘进者,争出其门。诗意端有所讽也。
《梅圣俞集》有《拟韩吏部射训狐》诗,亦各有所寓意云耳。
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倏忽十六年,终朝苦寒饥。
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
【注】《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蜀客,名次卿。
答孟郊
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煼。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弱拒喜张臂,猛拿闲缩爪。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注】《东野集》有别公诗,此篇疑公所以答也。公贞元十二年七
月,佐董晋于汴州。
从仕
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
黄昏归私室,惆怅起叹音。弃置人间世,古来非独今。
【注】贞元十七年,公始从调京师。
短灯檠歌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
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注】《短灯檠歌》本或作灯檠。姚令威曰:古诗“灯檠昏鱼目”,
读檠为去声。《集韵》“檠,渠映切,有足,所以几物。”又檠音平声,
榜也。非灯檠字。韩诗“墙角君看短檠弃”亦误也。
按:“灯檠昏鱼目”,乃唐彦谦诗,李商隐诗亦有“九枝灯檠夜珠
圆”,是唐人固以去声读也。然白乐天诗有“铁檠移灯背”,自注曰:
檠,去声读。则知唐人本二声通用。古檠只用檠字,晋宋诸人集尚可考。
送刘师服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
【注】公诗有《赠刘师服》,至是又有《送刘师服》。按:《石鼎联
句》,元和七年十二月,道士轩辕弥明自衡山来,旧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
相识。将过太白,知师服在京,夜抵其居宿。则此诗与前《送进士刘师服
东归》,其八年夏作欤?然考《登科记》,无有刘师服。集中又有刘师命
者,岂其兄弟欤?
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
【注】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孟东野有《喜符郎》诗,有《游
城南韩氏庄》之作。按:公墓铭及《登科记》,公之子曰昶,登长庆四年
进士第,符岂昶之小字耶?元和十一年秋作。
鲁直尝书此诗,跋其后曰:或谓韩公当开后生以性命之学,不当诱之
以富贵荣显。涪翁曰:“熙宁、元丰间大儒之过也,又何学焉?孔子曰: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
民到于今称之。’韩公之言,其于劝奖之功,异趋而同归也。”
示爽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念汝欲别我,解装具盘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牵。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
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念汝将一身,西来曾几年。
名科掩众俊,州考居吏前。今从府公召,府公又时贤。
时辈千百人,孰不谓汝妍。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
昔日同戏儿,看汝立路边。人生但如此,其实亦可怜。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强颜班行内,何实非罪愆。
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临分不汝诳,有路即归田。
【注】《谱系》,公子侄无名爽者,疑为韩湘小字。湘登长庆三年进
士第。
人日城南登高
初正候才兆,涉七气已弄。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圣朝身不废,佳节古所用。亲交既许来,子妷亦可从。
盘蔬冬春杂,尊酒清浊共。令征前事为,觞咏新诗送。
扶杖凌圮阯,刺船犯枯葑。恋池群鸭回,释峤孤云纵。
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偬。直指桃李阑,幽寻宁止重。
【注】《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董勋《问礼俗》:
“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
马,七日为人。”城南,公别墅所在,以故新交子侄来为人日之集也。
博柗
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
君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
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晴日占光景,高风恣追随。
遂凌鸾凤群,肯顾鸿鹄卑。今者命运穷,遭逢巧丸儿。
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于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
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
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饱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
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
今晨忽径去,曾不报我知。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窥。
京城事弹射,竖子不易欺。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注】《说文》:“鸱,鸢也。”鸟之贪恶者,其性好攫而善飞。公
意盖有所讥也。
华山女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扫除众寺人迹绝,骅骝塞路连辎輧。
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抽簪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天门贵人传诏召,六宫愿识师颜形。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
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注】《汉武帝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青鸟
从西方来集。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有顷,王母至,有
三青鸟如乌,夹侍王母旁。”诗意盖取此。青或作三云。三鸟王母使,见
《山海经》、《楚辞·九叹》、江文通《杂诗》。今按:陶诗云三青鸟,
则青字亦未为无据也。或怪公排斥佛老,不遗余力,而于华山女独假借如
此,非也。此正讥其姿色假山灵以惑众,又讥时君不察,使失行妇人得
入宫禁耳。观其卒章豪家少年,云窗雾阁,翠幔金屏,青鸟丁宁等语,亵
慢甚矣,岂真以神仙处之哉!
〔共23頁〕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