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介甫知毗陵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稌。
			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太守追县官,堂上怒奋须。
			县官促里长,堂下鞭扑俱。不体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问彼为政,一一何所殊。今君请郡去,预喜民将苏。
			每观二千石,结束辞国都。丝鞯加锦缘,银勒以金塗。
			兵吏拥后队,剑挝盛前驱。君又不若此,革辔障泥乌。
			欵行问风俗,低意骑更驽。下情靡不达,略细举其粗。
			曾肯为众异,亦罔为世趋。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注】“滋稌”另作“滋䅳”,宋本《皇朝文鉴》引作“溉稌”。
			
			
			送曾子固、苏轼
			
			
			| 
			 屈宋出於楚,王马出於蜀。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  | 
			
			
			
			
			送建州通判沈太博
			
			昔闻醉翁吟,是沈夫子所作。今听醉翁吟,是沈夫子所弹。声如冰凘下
			石滩,嚼啮碎玉绕齿寒。四坐整衣容色端,醉翁虽醉无慢官。其音正以
			乐,其俗便且安,何害酩酊颜渥丹。沈夫子,邂逅相遇必已欢。玉琴能
			写人肺肝,人所为难君不难。平明解船建溪去,轻赍快意不长湍。溪东
			白茗象月团,来华至尊龙屈盘。余为带銙与脔片,散在六合云漫漫。况
			君五脏清如水,宜饮沆瀣采木栏。更留瓦砚赠我看,邺宫鸳鸯谁刻剜。
			
			
			送王平甫拟离骚
			
			识君兮不早,君尚少兮我老。兰与蕙兮多薰,搴杂佩兮芳芬。兰倐往兮
			蕙随,心俯仰兮徘徊。与识吴兮吴乐,尝适楚兮楚悦,君何为兮我阔。
			麒麟絷兮不驰,凤皇蔽兮挑达。均莫悲兮别离,怅公子兮何之。绝大江
			兮无波,奉赤鲤兮藉荷。芼莼荇兮陈羹,亲意得兮忘荣。世反是兮从贵,
			聊送君兮伤情。
			
			
			送僧遊庐山
			
			
			| 
			 欲游庐山去,将托楚舸梢。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 
			悠悠几千里,身世非系匏。恣观瀑布虹,不畏浔阳蛟。 
			诵经东林下,小宇结香茅。  | 
			
			
			
			
			韩持国再遗洛中斑竹笋
			
			牡丹开尽桃花红,班笋迸林犀角丰。两株远寄川上鸿,韩郎辍口赠楚翁。
			便令剥锦煮荆玉,甘脆不道箪瓢空。小谢旧城昭亭下,侵天筀竹溪西东。
			螗蜋生后出牙茁,罗列满地争强雄。是时楚翁所食寡,朝饭暮饭唯其充。
			今来得此谓过分,一贵一贱物苟同。
			
			
			送僧惠思
			
			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於弦上矢。
			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其一
			
			射策志何远,阖棺人共疑。奠觞朋友去,泣血母兄悲。
			雾气窗间尽,车声户外知。玉楼成作记,此语可能欺。
			
			其二
			
			自昔称王谢,於今亦盛门。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书史辛勤学,文章苦死论。都然莫施设,恨尚九原吞。
			
			其三
			
			试问於天下,谁从百岁心。短长从所尽,祸福乃相寻。
			只以名宾实,那论古至今。未能忘物境,空复叹人琴。
			
			
			苏明允木山
			
			空山枯楠大蔽牛,霹雳夜落鱼凫洲。鱼凫水射几千秋,蠹肌烂随沙荡流。
			唯存坚骨蛟龙鏉,形如三山中雄酋。左右两峰相挟翊,奠奉君长无慢尤。
			苏夫子见之惊且异,买於溪叟凭貂裘。因嗟大不为梁栋,又叹残不为薪
			槱。雨侵藓涩得石瘦,宜与夫子归隐丘。
			
			  【注】第三、四句,见万历本、宋荦本、四库全书钞本,残宋本作
			“鱼凫水射千秋蠹,肌烂随沙荡漾流”,
			  鏉[sōu]:镂刻。另本作“锼”,义同。锼,镂刻,雕刻时掏空貌,
			即镂空。
			
			
			哀国子黄助教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冬秋。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
			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
			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
			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
			曷其禀赋薄,安得被王侯。旅殡欲焉托,定将葬何州。
			生为四方游,死当不择丘。岂必归故乡,万里过山头。
			
			
			沅江李氏书堂
			
			
			| 
			 船从洞庭来,非贾即游宦。宦贾事风樯,谁能乐清晏。 
			不如蓄书史,万古无与间。上观尧舜仁,下览魏晋篡。 
			善恶彼既殊,智巧徒以辨。君心於此得,用舍不自慢。 
			堂中罗高厨,户外望鸣雁。菰菱可采掇,鱼鳖可钓汕。 
			卒岁身多余,世俗莫习惯。  |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洛阳交旧里,过半已凋残。在昔义投漆,最先悲阖棺。
			谁知二纪水,重卜九原安。闻说塞门路,白杨风更寒。
			
			其二
			
			当时嗟遽殁,二子未能言。频岁折丹桂,买茔迁陆浑。
			重铭太史笔,不替故人恩。为善有终庆,此焉天意存。
			
			其三
			
			旧坟为润啮,新冢得山深。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
			黄鹂啼棘上,玉女问泉音。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
			
			
			读黄节推卷
			
			磊落黄从事,清吟古气多。少年知任侠,欲老解登科。
			辨起公卿坐,时为慷慨歌。又持珠玉赠,将奈老贫何。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春露洒更新,殷痕侵粉绿。 
			截为扶衰杖,万里出洛谷。今来入我手,君勤意有嘱。 
			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冠丱三男子,且与诗书读。 
			翁虽文章穷,尚以字遮目。忍弃不以教,携归事樵牧。 
			故兹九节赠,用助老追逐。杨朱非为岐,贾谊非为鵩。 
			及其悲恸时,岂不沾盈掬。挥之傥着物,无迹染林麓。 
			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  | 
			
			
			
			
			送余少卿知睦州
			
			青山峡里桐庐郡,七里滩头太守船。云雾未开藏宿鸟,坡原将近见烧田。
			养茶摘蕊新春后,种橘收包小雪前。民事萧條官政简,家书时问霅溪边。
			
			
			夜直广文有感寄曾子固
			
			
			| 
			 日暮蛛丝动,月暗萤火明。方兹步庭户,浩然怀友生。 
			友生将东归,泛若赴海鲸。已从龙门出,不慕朱鳖轻。 
			朱鳖过吴洲,飞飞就东瀛。沉浮未可问,名有万里程。 
			须忧小水鲂,劳劳将尾赬。  | 
			
			
			
			
			重送曾子固
			
			楚泽多年一卧龙,新春雷雨起鳞踪。谁知天上争腾跃,偶落池中杂噞喁。
			且自摧藏随浪去,何当驾驭使云从。刘累只说古来有,暂屈泥蟠莫便慵。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远目不高不可极,朱楼要与浮云齐。江流万古平泱莽,山雨一过寒凄迷。
			贾客樯下望吹笛,渔郎浦前看断霓。佽飞射蛟水花伏,高士种柳烟條低。
			群雁有时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君家隐侯有八咏,风雅未尽留人题。
			
			
			云间月
			
			明明云间月,皎皎莫可指。雄乌与牡兔,万岁不生子。
			三旬后乃合,徒用成甲癸。焉见下土物,长养各私己。
			蛇蝎满窟隙,嗣毒自未已。天地岂有意,盛德名不死。
			
			
			依韵和梅龙图观小录
			
			四百鸾皇羽翼成,高低轻重出权衡。他时俱作公卿去,夸是王家门下生。
			
			
			送鲜于秘丞通判黔州
			
			壶头山下俗,巴妇曲中听。汲井熬盐白,烧田种谷青。
			岩风来虎啸,江雨过龙腥。事简能谈者,杨雄所草经。
			
			  【原题注】“鲜于秘丞”:侁。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天津赫日欲焦拆,西北风来斗减威。太帝宫庭无暑入,大明冠佩退朝归。
			泠泠冷袭琉璃簟,奕奕凉翻翡翠帏。交扇不须烦素手,淋漓谁复汗频挥。
			
			
			
			爱月
			
			
			| 
			 终夜每爱月,见月常苦稀。不雨即云晦,何能藉光辉。 
			傥有一夕明,岂畏露湿衣。素娥领玉兔,孤寡命亦微。 
			堂堂罕开耀,多是半掩扉。曾负万家望,空是随人归。 
			一岁复一岁,白发思钓矶。  | 
			
			
			
			  【注】四库全书钞本作“藉光辉”,另本作“揽光辉”。
			
			
			吕缙叔云永嘉僧希用隐居能谈史汉书讲说邀余寄之
			
			柰苑谈经者,兰台著作称。吾儒不兼习,尔学若多能。
			每爱前峰好,闲穿弊屐登。定将修史笔,添传入高僧。
			
			  【注】柰苑[nài yuàn]:同“柰园”,佛寺别称。柰,它本作
			“奈”,误。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六月御沟驰道间,青槐花上夏云山。退朝侧帽惊时晚,近树闻香暗咏闲。
			新雨贾生车喜出,旧年潘岳鬓添斑。老惭太学无经术,空饱齑盐强往还。
			
			
			送家挣寺丞知洛南
			
			秦爱商於地,信美洛水南。银铅与丹砂,凿山民争贪。
			蜀客善制锦,当先务桑蚕。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笋蕨,钓庖有岩潭。颇同故乡味,将喜获所谙。
			
			
			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
			
			爱此孤生竹,碧叶琅玕柯。结结甘泉里,岂必泰山阿。
			曾莫学兔丝,徒以附女萝。风廻扫庭户,夜月谁与过。
			
			
			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
			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初闻帝苑夸,又复主第褒。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金鳌文章宗,分赠我已叨。
			岂无异乡感,感此微物遭。一世走尘土,鬓颠得霜毛。
			
			
			陆子履示秦篆宝
			
			  其文曰: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斯,錧法度量则不一,嫌疑者皆明一之。
			
			秦既并诸侯,斯乃一度量。铸宝以永传,万世俾勿丧。
			精铜不生花,小篆著丞相。一没咸阳宫,千秋事更王。
			陆君居洛城,客有来渭上。曰因农人耕,发壤破古藏。
			遂获此物还,文完字何壮。始号为皇帝,立语已超旷。
			意将愚黔首,衅起危博浪。其后同玉玺,不随骊山葬。
			今蓄於君家,徒尔资奇尚。物以用为珍,异时皆似妄。
			
			
			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
			
			王屋山高无猿猱,下有黄河水滔滔。天坛半夜见海白,光动古邑鸡先嗥。
			鸡先嗥,绝吠獒,岩居林栖吏莫搔。山肤有时得虞猎,不比彘肉烹连毛。
			闻君今去将效陶,县前种柳芟蓬蒿。不问公田问民俗,民安事简教儿曹。
			河南太守喜恺悌,如此可以无厌劳。
			
			
			听文都知吹箫
			
			晏虞部遣求一见之
			
			虞舜已去苍梧野,秦女骖鸾无复下。箫管人间不解传,帝乐部中能亦寡。
			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晏识文公始致来,劝接贱生宜强且。
			乃呼侧坐吹一曲,惊顾顿嘶堂下马。吾妻闺中闻不闻,稚女扳帘笑娇奼。
			未敢多听便遣还,赠饮单杯向身泻。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白袍来,黄绶回。来跨骞驴回跨马,麻源三谷桂花开。江都作尉入风埃,
			主人刘向西京才。心如明月无不照,恐君已到还鸾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