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网站 >> 古代诗词 >> 〔南宋〕杨万里诗词集 <7>

  
  
  
     
     

杨万里诗词集

【南宋】杨万里 Yang Wan Li


卷七

根据《诚斋集》整理

  

  

  

〔共44頁〕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頁 下一頁

  

 
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

其一

雨打知无那,春暄绝不禁。小风千点雪,落日一须金。

其二

树劲春犹瘦,花寒暮更明。平生岂无句,此外不须清。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其一

过雨天犹湿,新晴月尚寒。悬知晓妆好,破雾急来看。

其二

初日光殊薄,晴梢露正浓。真珠妆未稳,更著柳边风。

其三

晚得看花诀,丁宁趁绝农。乘他醉眠起,别是一精神。

其四

四面花光合,一身香雾红。忽从霞绮上,跳下锦城中。

其五

花密无重数,看来眼转迷。化为花世界,忘却日东西。

其六

外种百来树,中安一小亭。放眸红未了,红了是天青。

其七

老子侵星起,蜂儿先我忙。渊才无鼻孔,信口道无香。

其八

除却牡丹了,海棠当亚元。艳超红白外,香在有无间。



二月十一日夜梦作东都蚕春绝句

道是春来早,如何未见春。小桃三四点,偏报有情人。



二月望日

海棠著意唤诗愁,桃李才开又落休。小雨轻风春一半,去年今日在严州。



二月望日,递宿南宫,和尤延之右司郎署疏竹之韵

此君见我眼犹青,笑我吟髭雪点成。忆昔与君同舍日,听渠将雨作秋声。
夜来递宿三更悄,叶底春寒一倍生。梦入故园数新笋,穿篱破藓几茎茎。



二月望日劝农既归散策郡圃二首

其一

荆溪老守劝农归,吏散还从郡圃嬉。拾得落英才一掬,春风苦向掌中吹。

其二

今年花事许迟迟,九十春光巳半归。风急杏花吹不脱,落梅无数掠人飞。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

其一

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憔悴不胜梅欲落,娇饶无对杏初繁。

其二

花遶朱檐柳遶栏,小亭面面锦团栾。春风横欲歁诗瘦,且下东窗护嫩寒。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

其一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其二

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其三

二月初头春向中,花梢薄日柳梢风。折花客子浑无赖,狼藉须教满路红。



二月一日雨寒五首

其一

南方气候北方殊,春里清寒腊里无。雨入竹林浑不见,只来叶尾作真珠。

其二

补尽窗棂闭尽门,茶瓯火合对炉熏。中庭浅水休教扫,政要留看雨点纹。

其三

梳头正美睡相催,理尽霜丝梦恰回。窗隙小风能几许,也吹蛛网去还来。

其四

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绵花。

其五

只见春晴道是晴,不知半夜嫩寒生。疾风吹落林间雨,细雨还成大雨声。



发慈湖,过烈山,望见历阳一带山二首

其一

梦绕天津月再湾,慈湖解缆已开颜。淮山到眼浑相识,直北青梢是定山。

其二

一出还添二百诗,风光投到费推辞。江湖物色休吟尽,留取西归一半题。



发枫平

谷暗迷窗晓,山鸣报雨来。畦丁绝须喜,菜甲正新栽。
倦路愁何那,冲泥惯岂才?吾诗未大好,也辱片云催。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一

梦中一夜雨浪浪,晓过田间尚雨香。塘水溉田能几许,雨余田水却皈塘。

其二

可堪衰病两相缠,更苦悬车尚五年。羡杀雨中山上水,留他不住竟皈田。

其三

雨入秋田恰及时,禾头相枕卧相依。路南路北皆秋水,净洗行人屦上泥。

其四

不但秋原雨冒田,坐看平地路成川。隔田山下青松外,不见人家只见烟。

其五

斫地烧畲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

其六

君看人迹蝶来轻,蹈得林间路作坑。古路今人行不得,一时移上上头行。

其七

行穿诘曲更崔嵬,野店柴门半未开。皂荚树阴黄草屋,隔篱犬吠出头来。

其八

雨入秋空细复轻,松梢积得太多生。忽然落点拳来大,偏作行人滴伞声。

其九

清晓新凉惬老怀,只愁傔从可怜哉。泥行寸步无由到,雨去前山却复回。

其十

水夹横堤柳万株,雨余新沐更新梳。柔条如线长而细,不贯双鱼只贯珠。



发通衢驿见梅有感

忙中掠眼雪枝斜,落片纷纷点玉沙。虚过一冬妨底事,不曾款曲是梅花。



发乌山入漂水县中山驿

雨脚依山见,风头触树回。泥深行不去,轿兀睡还来。
栩栩情微适,喧喧眼竟开。梦残那可续,续得转悠哉。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

其一

朝雨匆匆霁,春山历历嘉。老青交幼绿,暗锦出明花。
渔艇十数只,鸡声三五家。人生须富贵,此辈亦生涯。

其二

入夹宽中窄,临流慢处深。朝阳明众岫,西崦自多阴。
脱裤嗔人俭,提壶侑我斟。老来除饮外,半点没春心。

其三

山断情相接,江同泒暂分。无风犹细浪,有日却轻云。
生熟衣中半,阴晴气两熏。还家浑欲早,徐掉也堪欣。

其四

荻岸何时了,松舟几日停。波来全蜀白,树去两淮青。
柔橹殊清响,征人自厌听。不知谁子醉,垂手瞰江亭。



发银树林

莫过溪桥银树林,溪深未抵路泥深。清风一阵掠人面,晴色半开关客心。
远岭惹云秋里雪,淡天刷墨晓来阴。几多好句争枝我,柳夺花偷底处寻。



发赵屯,得风宿杨林池,是日行二百里

动地风来觉地浮,拍天浪起带天流。无翻柳树知何喜,拜杀芦花未肯休。
两岸万山如走马,一帆千里送归舟。出笼病鹤孤飞后,回首金笼始欲愁。



发中桥二首

其一

湿轿乘凉入,斜灯借路明。柳欹元不倒,桥阔自多惊。
宿溜停残滴,朝曦放快晴。溪流太无赖,不作一声声。

其二

新雨丰今岁,初晴屏积阴。猛收千疋练,微露一棱金。
天熨粉青嫩,山描愁黛深。谁言残剩暑,卓午不相寻。



翻破箧,得张钦夫唱和诗

年年不是不吟诗,吟得诗成寄阿谁。留取朱弦不须断,只将瑶匣锁蛛丝。



樊系

册扑不做也由伊,做了何须死不辞。可惜一杯金屑酒,饮来秪较早些时。



饭罢登净远亭

今岁寒应少,冬深气转和。都缘径差曲,添得步行多。
柳色犹青在,霜威柰尔何。忽然双野鸭,飞下一池波。



饭罢登山

树远通鹦响,花晴带雨痕。登山偶回首,隔水见前村。
澹往孤无伴,清归笑不言。还家更迟著,松菊未应存。



饭罢散策遇细雨二首

其一

秋暄团扇尚堪携,病脚朝来健似飞。偶到溪头晴唤出,未穷山顶雨催归。

其二

极知秋旱已难医,所喜阴云匆四垂。毕竟不成檐半滴,辛勤枉费雨千丝。



方虚日斜再行宿乌山二首

其一

日已襄容去,风仍劈面来。征徒歇得醒,老子不须催。
绿荫凉过伞,黄泥晒作埃。欣然片云起,半霎又吹开。

其二

多稼村村过,垂杨店店迎。偶然逢客子,问得好山名。
投宿欣犹早,斜阳落更明。仆人休进扇,得似晚风清。



访蓬莱老人

不到蓬莱又几时,凉花渐盛暑花稀。我来不是忘归去,忘却来时况道归。



访周仲觉夜宿南岭,月色粲然。晓起路湿闻有夜雨

夜晴那得晓来泥,才见金钲浴绀池。一阵五更松上雨,元来睡著不曾知。



放船

岸岸人家住,门门面水开。老翁扶杖立,稚子看船来。
一夜鸣春雨,诸滩涨绿醅。顺流行自快,更著北风催。



分宜迸旅逢同郡客子

在家儿女亦心轻,行路逢人捻弟兄。未问后来相忆否,其如临别不胜情。



丰山小憩

归路元无远,行人倦自迟。野香寒蝶聚,秋色老枫知。
得得逢清荫,休休憩片时。江山岂无意,邀我觅新诗。



风定过垂虹亭

松江未过不胜愁,过了垂虹百不忧。忽见石湖山上塔,定知塔背是苏州。



风花

海棠桃李雨中空,更著清明两日风。风似病癫无藉在,花如中酒不惺松。
身行楚峤远更远,家寄秦淮东复东。道是残红何足惜,后来并恐没残红。



风急落梅

梅花巳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麤。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蔕与枯须。

  【注】麤:同“粗”。
  


风雨

残风剩雨故欺人,垂箔关窗护病身。自拾荷花楷面汗,新将笋箨制头巾。
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嬾拂尘。帽子一峰青可掇,隔墙不敢略开门。



蜂儿

密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花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蜜成万蜂不敢尝,要输蜜国供蜂王。蜂王未及享,人已割蜜房。
老蜜已成蜡,嫩蜜方成蜜。蜜房蜡片割无余,老饕更来搜我室。
老蜂无味秪有滓,幼蜂初化未成儿。老饕火攻不知止,既毁我室取我子。
  


芙蓉渡酒店前金沙芍药盛开

山店春光也自妍,芙蓉渡口数家村。笋舆低过金沙架,篱落疏围芍药轩。
孤客倦游殊寂寞,两花作意与温存。可怜经眼匆匆去,不拆红香倒绿尊。



芙蓉盛开,戏简子文、克信

芙蓉得雨一齐开,开尽秋花客不来。到得客来花已老,晚妆犹可两三杯。



浮石清晓放船遇雨

破晓开船船正行,忽然头上片云生。秋江得雨茶鼎沸,怒点打蓬荷叶鸣。
远听滩喧心欲碎,近看浪战眼初明。夜来暗长前村水,绝喜舟人好语声。
  


  负丞零陵更尽,而代者未至。家君携老幼先归,追送出城,正值
泥雨,万感骤集

吾父先归吾未可,吾母已行犹顾我。儿女喜归未鲜悲,我愁安得似儿痴。
墙头人看不须羡,居者那知行者叹。昨日幸晴今又雨,天公管得行人苦。
吾母病肺生怯寒,晚风鸣屋正无端。人家养子要作官,吾亲此行谁使然。



复日杂兴

金陵六月晓犹寒,近北天时较少暄。打尽来禽那待熟,半开萱草已先翻。
独龙冈顶青千摺,十字河头碧一痕。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赴调宿白沙渡,族叔文远携酒追送,走笔取别

扁舟斜缆白沙丘,欲行未发小踟躇。吾家子云来得得,为携碧酒买白鱼。
谊风多年冷似铁,非公其谁主风月。尊前醉倒定不嗔,同来多半个中人。



赴文德殿听麻仍拜表

苍龙观阙启槐宸,白玉阶除振鹭群。仗外诸峰献松雪,霜前一鴈度宫云。
舍人就日宣麻制,丞相瞻天进表文。夙退自欣还自笑,素餐便当策殊勋。



富阳登舟待潮回文

山接江清江接天,老人渔钓下前滩。寒潮晚到风无定,船泊小湾春日残。



富阳晓望

江氛海雾暗前村,四望秋空一白云。忽有数峰云上出,好山何故摠无根。



赋金盘露、椒花雨

金盘夜贮云表露,椒花晓滴山间雨。一涓不用鸭绿波,双清酿出鹅黄乳。
老妻知我憎官壶,还家小槽压真珠。江西檐取来西湖,遣我醉倒不要扶。
更携数尊往淮上,要夸亲旧尝家酿。秪堪独酌不堪分,老夫犹要入修门。



赋益公平园牡丹白花青绿

东皇封作万花王,更赐珍华出尚方。白玉杯将青玉绿,碧罗领襟素罗裳。
古来洛口元无种,今去天心别得香。涂改欧家记文著,此花未出说姚黄。



甘瓠

笑杀桑根甘瓠苗,乱他桑叶上他条。向人更逞廋藏巧,怪道桑梢拄一瓢。



甘露子一名地蚕

甘露子,甘露子,唤作地蚕亦良似。不食柘桑不食丝,何须走入地底藏。
不能作茧不上簇,如何也蒙赐汤沐。呼我果,谓之果。呼我蔌,谓之蔌。
唐林晁错莫逢他,高阳酒徒咀尔不摇牙。
  


感秋

旧不悲秋只爱秋,风中吹笛月中楼。如今秋色浑如旧,欲不悲秋不自由。



感秋二首

其一

今岁五十二,岂为年少人。荷凉欣暑退,蝉苦怨秋新。
澹虑翻成感,雕诗不著尘。小儿知得句,频掉小乌巾。

其二

南国初凉日,东吴欲尽头。露荷幽馥晓,云日澹光秋。
也爱西风爽,其如半老休。蝉声与蛩响,计会两催愁。



感秋五首

其一

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其二

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
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
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木悲不解饮,琴瑟声怨咨。
我且呼麴生,细细斟酌之。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

其三

隤照趣夕黯,孤灯启宵明。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
寸心无寸恨,坦如江海清。秋蛩何为者,四面作怨声。
凄恻竟未已,抑扬殊不平。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
遶砌寻不得,静坐复争鸣。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听。

其四

秋晓寒可忍,秋夕永难度。青灯照书册,两眼如隔雾。
掩卷却孤坐,块然与谁语。倒卧卧不得,起行行无处。
屋角忽生明,山月到庭户。似怜幽独人,深夜约清晤。
我吟月解听,月转我亦步。何必更读书,且与月联句。

其五

平生畏长夏,一念愿清秋。如何遇秋至,不喜却成愁。
书册秋可读,诗句秋可搜。永夜宜痛饮,旷野宜远游。
江南万山川,一夕入寸眸。请辨双行缠,何处无一丘。



感兴

看书已怪短檠灯,觅句犹锵涧水声。诗瘦近来惟有骨,可怜辛苦为虚名。



感兴

行役忘衰暮,逢春感物华。一来梅岭外,三见木绵花。
山鹿宁游市,江鸥本卧沙。红尘无了日,白发未还家。



感兴

去国还家一岁阴,凤山锦水更登临。别来蛮触几百战,险尽山川多少心。
何似闲人无藉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荷花正闹莲蓬嫩,月下松醪且满斟。



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

谁言天上张公子,飞下崆峒看晓晴。为爱东坡题八境,却同严助厌承明。
诗来风雨荒凉后,语带江山紫翠横。更遣麴生相暖热,十年同社再寻盟。



高视石岭雨中云气蔽亏,山色隐显

绝顶仙人富宝熏,水沉山子不论斤。堆从平地到天半,并作清香一炷焚。
烟绕翠鬟苍玉佩,身披白縠素罗裙。更将万斛蔷薇露,洒作桑麻万顷云。



高邮野望二首

其一

望中四野掌船平,远树成行一带横。树外天容仍淡白,不愁树影不分明。

其二

江南十里九青山,江北无山只野田。更遣野田无远树,郭熙尽巧若为传。



高宗圣神武文宪孝皇帝挽诗二首

其一

芒动长星帚,亲挥却日戈。再令天有柱,一定海无波。
黄屋非尧乐,薰琴付舜歌。秪书魏荡字,诔语不须多。

其二

更造今光武,中兴昔武丁。云昭河洛画,天作典谟经。
立极余三纪,颐神再一星。尧山邻禹穴,松雪蔚争青。



隔岸

隔岸淮南树,中流渡北人。数来无急务,一数一回新。
  


  给事葛楚辅、侍郎余处恭二詹事,招储禁同寮沈虞卿秘监谕德,
尤延之右司侍讲,何自然少监,罗春伯大著二宫教及予泛舟西湖,步
登孤山五言。

 

晓雨捣珠屑,吹作空中尘。拂水无落晕,映峦有遮痕。
承华两端尹,嘉招出城闉。一尊浇云师,借风开昼昏。
诸鬟忽脱鬟,孤镜亦卷裀。西湖翳复皎,南山洗如新。
舍舟步柳堤,曳杖啄松门。乃是小上林,亦有虎守阍。
桂落剩金粟,蓉妆浓绣屏。高堂竹梢上,幽榭荷叶滨。
群仙此小憩,呼酒领一欣。秋花隔水笑,笑我随纱巾。
更酬不知筹,互嘲还作春。行乐戒多取,况复仄羲轮。
归发兀颓玉,那知醉与醒。



庚申东园花发二首

其一

晓风细细复鲜鲜,也不鸣条也不喧。却被花枝勾引著,掀桃舞柳恣他颠。

其二

桃蹊李径旧分栽,红白教他各自开。可是桃花逞颜色,一枝穿过李花来。
  

 
〔共44頁〕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頁 下一頁

  

  

 
海阔中文网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