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遂成,生于清朝康熙三十三年甲戍(公元1694年),卒年不详。字崧瞻(一作崧占),号海珊,浙江乌程(今湖州市)人。出身于世代书香家庭,雍正二年甲辰(一七二四)中进士,乾隆元年丙辰(公元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以丁忧不与试。丁忧结束后,选山西临汾知县,预修《山西志》。调任直隶(今河北省)长垣,参加修理河工。旋调任云南嵩明州、镇雄州。卒于任所。
严遂成乃乾隆时期浙西著名六诗人(钱载、厉鹗、袁枚、吴锡麒、王又曾、严遂成)之一。所作诗,除《明史杂咏》外,全部收在《海珊诗钞》中。《海珊诗钞》所收诗,除乐府诗以类相聚列于首卷外,其余皆不以诗体分类,而以时间先后为序。诗凡456题,总733首(其中歌行体52首,乐府7首,五言古诗83首,七言古诗37首,四言诗12首,六言诗1首,古风6首,辘轳诗1首,杂谣4首,五言律诗88首,七言律诗216首,五言绝句19首,七言绝句207首),分为十一卷。补遗上卷则补其遗漏,补遗下卷则为“和乩诗”与“集苏诗”。
严遂成作品中,尤以七律诗《三垂冈》最为著名,也深得毛泽东主席的欣赏。
毛泽东主席一生饱览古代典籍,用兵如神,对三垂冈夹寨之战颇为赞赏,他年轻时就阅读过严遂成的七律诗《三垂冈》。在他71岁时,凭记忆挥手书写下这首诗,但忘记了作者是谁,还嘱托秘书代为查找,并注明:“这首诗是歌颂李克用父子的。”这份潇潇洒洒的草书诗稿,后被镌刻成诗碑,座落于长治三垂冈古战场遗址,三垂冈凭添一份庄重与名气。毛泽东所默写的这首诗,与见诸于诗集的原诗有两字之差:“且”改为“犹”,“畔”改为“下”,正与袁枚《随园诗话》所引《三垂冈》诗一字不差。因而有人认为,毛泽东主席年轻时是从《随园诗话》中读到这首诗的。袁枚与严遂成在诗词上有过结社交往,《随园诗话》中所引《三垂冈》诗或出自严遂成本人改写也未可知。
|